当前位置: 首页 >>

努力为“新时代”做贡献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6日  [ ]  访问数: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要深刻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同时要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和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新时代”的冲锋号已经吹响。那么,档案工作应该怎么做才能为“新时代”做出更大贡献?事实上,新时代发展的每个领域都与档案有关,关键要做好以下3点。

当好真实历史的“记录者”

    “新时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是什么?“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新时代”有“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必将产生伟大业绩,形成一段伟大历史。那么,什么最能见证伟业?又有什么最能真实记载历史?除了档案,还是档案!由此可见,档案工作不但责无旁贷,而且责任重大。

    资料收集要突出一个“全”字。“全”就是要全面、全程、全部,有关“新时代”的资料要做到收集齐全,兼收并蓄、多多益善,使之成为一个不漏、不缺、不少的“全宗”。目前,大部分档案部门都能直接参与当地党委、政府的重大活动,全程收集第一手文字、音视频等相关资料,既是为中心工作服务,也避免了间接收集造成资料不全的问题,必须发扬光大。

    工作过程要贯穿一个“实”字。“实”就是真实、扎实、踏实。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留档存史,确保历史真实,此乃档案工作的天职,来不得半点虚假,职业道德使然。而“新时代”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严格坚守档案工作高尚的职业道德,如果没有踏实的作风,职业道德便无从谈起。

    每时每刻要秉持一个“责”字。“责”就是负责、担责、尽责。周恩来同志曾说,“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司马迁,当司马迁”。司马迁受宫刑而不失志,所著《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身上所体现出的使命感、责任感,正是档案工作者需要秉持的。新时代的档案工作仍然会面临单调、枯燥、清苦等不利因素的困扰,如果没有强烈的职责意识,缺乏责任心,吃不了苦,受不了冷落,工作上就可能负不起“责”、担不了“责”、尽不到“责”,又怎么能责无旁贷呢?

当好先进文化的“铺路人”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新时代”的主要目标之一。关于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在哪里?凸显在何处?笔者认为,主要蕴含在档案之中,很多存在于档案馆里。所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先进文化,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当好先进文化的“铺路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迎进来”切身体验优秀文化。要充分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利用馆藏档案资源,尤其是珍贵的革命历史档案,经常举办专题展、座谈会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弘扬先进文化。要不断提高开放程度,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进馆体验,接受教育,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教育,要开设专场、专人负责,确保实际效果。

    “办展览”展示精神学有榜样。要不断开发利用馆藏档案资源,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适时举办内容不同、形式各异的展览,弘扬主旋律,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河南省曾经举办的“红旗渠精神展”“焦裕禄精神展”“愚公移山精神展”都是在充分挖掘馆藏档案资源的前提下形成的,也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一点上,全国各地档案部门都有切身体会,可谓举办一个好展览,收获一片赞扬声。

    “出好书”讲好故事正确引领。利用馆藏编研出版的书籍,由于档案的特殊性往往能够产生独特效果,在弘扬先进文化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不断有优秀编研成果出现,像《中央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盛京皇庄档案史料选编》《辛亥革命与天津档案资料选编》《走进河南档案丛书》等都很有影响。但是,目前档案编研明显存在着领军人物少、编研经费少等问题,尤其是基层档案部门更是如此,必须加以纠正。

当好化解民生问题的“服务员”

    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分量较重的部分。报告中有5处专门讲到民生问题,约占总篇幅的9.46%。特别是报告的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从教育事业、社会保障、脱贫攻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全面具体、深刻科学。由此可见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

    那么,档案工作又该如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力呢?事实上,我们的民生档案工作一直在路上,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新时代的档案工作更要当好化解民生问题的“服务员”。

    服务民生的思想意识要更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一定要把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筑牢加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用档案解民忧、暖民心。

    民生档案的种类范围要更广。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意味着百姓的诉求更多、标准更高,民生问题必将随之增加。那么,解决民生问题的民生档案,其种类范围必须更广,如果百姓需要的档案档案馆里却没有,那又如何让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呢?

    开展服务的方法手段要更多。只有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方式,才能真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化,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还固步于简单的数字化阶段,服务方式老化,必将被新时代所淘汰。目前,档案服务面临的挑战,的确不小。

    党的十九大蓝图宏伟、目标明确,让我们踏着新时代的节拍,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7年11月2日 总第3137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