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丝织十景图》:天上取样人间织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2日  [ ]  访问数:

 

    江苏省苏州市是我国著名的“丝绸之府”,丝织产业特别发达,历史上就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美誉,丝织品远销海内外。

    早在秦汉时期,苏州就有生织、熟织、素织、色织之分,有绫、缯、绮等丝织品类别;到唐末,苏州已成为全国丝绸产品织造中心;到了明清时期,苏州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人文荟萃,成为东南大都会,出现“东北半城,万户机声”的盛况,丝织工艺更是达到很高水平。清代,苏州织造府为皇室提供各种用品,丝绸是其中大宗产品。

    苏州市档案馆馆藏的丝绸档案,反映了晚清苏州丝织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与行会组织,从中可以了解当年丝织产品的多样性与产业工人队伍的庞大,以及丝织行业的发展演变。

    当下以丝绸之名统称所有的丝织产品,实际上丝织品分绫、罗、绸、缎、绡、绢、锦、葛、绉、纺、呢等10余种,不同的丝织品用途不同。但是,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丝织产品以手工生产为主,直到民国初年,谢孝祥从日本引进手拉织机(铁木机),提高织造效率,成为苏州丝绸行业第一家手工工场。娄凤韶与陆季皋等人创办的振亚织物公司紧接着引进手拉织机与电力丝织机,推进了丝织行业的技术革命,迎来了机器生产的时代。那么在手工生产年代,丝织品是如何诞生的呢?苏州博物馆珍藏的清代无名氏画家所绘的《丝织十景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一根根蚕丝成为丝绸产品的全过程。此图由《胰炼图》《染色图》《络丝图》《牵经图》《摇纺图》《接经图》《挑花图》《倒花图》《织机图》《提花图》10幅工笔彩绘组成,显示了苏州丝绸生产工艺的繁复。据丝绸业专家刘立人先生分析,此图是依据清代苏州织造府丝绸生产工序与作业场景而作。

 

 

《胰炼图》

 

 

 

《染色图》

 

 

 

《络丝图》

 

 

 

《牵经图》

 

 

《摇纺图》

 

《接经图》

 

 

《挑花图》

 

 

《倒花图》

 

 

《织机图》

 

 

《提花图》

 

    《丝织十景图》将丝织绸生产过程中各类人物的神情举止、工作场景、丝织器具及房屋建筑、花草树木以及远山云石等描绘得形象生动,构图疏朗、色彩鲜艳,人物栩栩如生。这幅作品不仅具有丝织工艺技术研究价值,而且也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
 
    《丝织十景图》描绘了丝织过程中10道工序:胰炼、染色、络丝、牵经、摇纺、接经、挑花、倒花、织绸和提花,不同的工序产生泡丝工、染丝工、整经工、接头工、倒花工等不同的工种。所谓胰炼,即浸泡,也是丝织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泡丝工将蚕丝放在热水中浸泡一定时间,使蚕丝少量脱胶而变得柔软顺滑,方便织绸。再由染丝工根据丝绸图案的色彩要求,将白色绞丝染上各种颜色,变成五彩缤纷的绞丝。接下来就进入络丝,络丝工将白色或彩色的绞丝经过络丝机卷绕在篗子或筒子上,满足下道整经或摇纡工序的退解丝要求。完成络丝程序,就由整经工接手,他们将篗子上的白色或彩色的绞丝,分条牵挂卷绕在经轴上,以便上机织绸。摇纡工则将篗子或筒子上的丝缠绕在工器具纡子上,装入梭子,纺织工人就是用梭子上织机,引纬织绸。每根蚕丝的长度都是有限的,并非无限长,因此就产生了接头工这一工种,他们负责在织机上把备用的经线与机上即将用完的经丝打结连接,可继续织绸。如果用白色的丝织出的产品就是素绸,而要织出图案丰富的丝织产品则需依据不同的花本。所谓花本,就是由挑花工根据意匠图对应的经、纬组织,用棉线挑制成花纹样板。花本在手,倒花工就能顺利开展工作,他们运用花本,与准备上机的牵线兜连,通过牵线连接机上的经线,完成提显花纹的织绸。织绸则是织绸工在丝织机上织造平素丝织物或小提花丝织物。最后一步提花就是拽花工在上面通过提拽花本线,提起经丝,织工在下面投梭引入纬线并打纬,完成织造。

 

    《丝织十景图》中出现了60多个人物,为清一色的男性。这些男性主要是从事丝织业生产的操作工,画面上偶尔出现头戴红顶帽的,则是官府所派的管理人员。第一幅《胰炼图》中有一个工人抱着一捆丝向管理人员汇报事情。第三幅《络丝图》里有一名官员模样的人向管理人员“训话”。

    《丝织十景图》所描绘的丝织场所房屋宽敞,花木、湖石、远山点缀其间,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使其作为现实主义作品的同时,又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通过解读《丝织十景图》,我们可以了解在手工生产丝绸的时代,苏州的能工巧匠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一件件清雅华美的丝织品,而苏州作为“丝绸之府”可谓实至名归。白居易的《缭绫》诗曰:“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诗中同情的对象均为纺织女性,因此《丝织十景图》中人物虽为男性,实际民间机户在生产过程中不可能是清一色的男性。白居易既同情织女们的辛劳,也描绘了丝织产品的美妙无比,故以“天上取样人间织”相咏。不管是因为封建时代统治阶级出于奢侈享受的需要,还是现代社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丝绸业曾经作为苏州的支柱产业享誉海内外,其中缂丝、宋锦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文中所示《丝织十景图》现藏于苏州博物馆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7年11月17日 总第3144期 第四版